Asi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37)
2020 餐飲五大趨勢年度回顧:向內探求的力量
其中Panasonic北九州松下電工是日本住宅設備第一品牌,TOYO KITCHEN STYLE為日本頂級東洋廚房品牌,全系列產品均為日本原裝進口,其ISOLA系列由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操刀。 開餐廳難不倒周董,國內知名食品大廠承辦台積電員工膳食,找上門談合作,他不假思索應允,因此嗅到團膳商機。 後來陸續接了康寧台南廠、聯電台南廠、康寧台中廠、住華南科廠、友達光電、群創光電、台中美光記憶體等大廠員工膳食。 為提供新穎舒適的用餐環境,周志峯參考百貨美食街規劃,將員工團膳餐廳商場化。 以群創光電員工餐廳為例,不僅用餐選擇多樣,還有便利商店、果汁吧、咖啡館等,相當方便。 鑒於品牌從無到有、沒沒無聞到家喻戶曉,過程艱辛,身為債權人之一,周董決定扛起重擔,當時北部有7、8家分店,每一家都虧損。 周志峯團隊進駐後,先協商處理債務問題,關閉營運狀況不佳、缺乏前景的店面。
當您點擊「我同意」時,視同您已充分了解並同意本網站智能客服「E-GOV小幫手」開始蒐集與處理您所提供的資料,蒐集範圍將包含使用COOKIE記住您的角色與當次對話紀錄。 例如,客人可以無限暢吃哈根達斯(Haagen-Dazs)冰淇淋,而哈根達斯在大陸從不打折,售價奇貴,一球40元人民幣起跳。 這讓金錢豹成為哈根達斯在大陸的最大客戶,每年訂購將近100噸的冰淇淋,相當於100多萬個哈根達斯單球。 若將所有用來盛放單球的盒子疊在一起,高度有200座上海金茂大廈那麼高。
周志峯說,日據時期經濟管制,阿嬤好不容易跟日本人頂下一張攤販證,夏季在水仙宮賣冷飲,冬天賣粽子、肉丸、肉捲等點心。 加上北海道帝王蟹腳、龍蝦、海蔘等高級海鮮食材無限供應,還有繽紛甜點,每一款都足夠瓦解女士們減肥的意志力。 在民國86年參加世貿美食展,他的艾草粿勾起民眾與記者的往日記憶,紛紛告訴他許多艾草的用途,才知道艾草有這麼多好處。
但是金錢豹董事長袁昶平敢以「238」切入市場,看準的就是內地中產勢力抬頭。 從與雲端廚房的合作嘗試、虛擬商店的家常副品牌到料理食材箱, MUME 主廚林泉、態芮主廚何順凱與 Ephernité 主廚黃詩文在疫情中,推出新品牌。 三個月的疫情,逼得台灣餐飲與大廚們按下暫停鍵,卻沒有挫折他們持續嘗試與思考的活力與衝勁:九、十月逐步解封的台灣餐飲,有毅然決然的轉型、有持續為市場帶來驚喜的新品牌、也有暫時休息再出發、蓄積能量的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餐飲業、餐館、飲料店營業額為5年最低,外燴團膳業營業額最慘,寫下9年新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主因在於外燴團膳業因停班停課,民眾停辦婚禮、尾牙、春酒等活動,導致受創最深。 點擊上面的訂閱键,將表示您同意米其林在以下情形使用您的個人數據:(i)管理您的訂閱(ii)衡量我們營銷活動的績效及分析您與我們的互動與溝通。 您的數據可能會與其他的米其林關聯公司(TabletHotel和Robert Parker)共用,以便我們更好地瞭解您,並在您同意的情況下向您發送促銷優惠資訊。 您可以通過管理您的使用偏好或使用我們的電子郵件中包含的連結隨時取消訂閱。 當您持續瀏覽本站時,說明您已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 來評估與蒐集訊息,提升用戶體驗,以便能根據您喜歡的內容來為您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 因應疫情,不少米其林餐廳推出餐酒搭配、葡萄酒外帶甚至在家享用的調酒組合——雖沒辦法到餐廳,也能在家享受米其林餐廳豐富的酒藏,或是侍酒師、調酒師的搭配巧思。
部分業者則將店面租金與人事成本降到最低,只租下廚房區域並只接受線上外送訂單,完全除去實體店面的部分,形成「雲端廚房」、「虛擬餐廳」的線上經營模式。 面對市場飽和的現況,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服務價值,將是吸引顧客、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疫情期間,餐廳推出各式外帶外送美食中,除了餐廳招牌菜外,不少大廚更推出自己充滿回憶或下班後喜愛的暖心美食,希望能在挑戰的時刻,帶來療癒的力量。 而走過半世紀的一星餐廳大三元整修後重開,花了許多時間考察本地食材,也重回尋找粵菜的原本滋味,找到許多老菜譜,回歸原點,重審初心;餐盤推薦餐廳晶華軒廚藝總監鄔海明也探尋自己的根源,一年來陸續推出許多香港家常經典菜色等,都是大廚或餐廳回歸自己、再出發的好例子。 一星餐廳 Impromptu by Paul Lee 大廚李皞則有另一面的觀察:他發現,這幾年在地化的風潮被推至頂峰,許多主廚則更反求看自己的成長背景與特色,思考有什麼能再與本地食材搭配,並和其他人做出區隔的食材。 他舉例,蘭(Orchid Restaurant by Nobu Lee)餐廳主廚李信男曾有長時間在紐澳工作,他特地從紐西蘭帶來 Te Mana 羔羊肉、紐西蘭紅鹿里肌等入菜,希望給客人帶來不同的口感與風味;而長時間在美國學習、成長的他,也想尋找看看未來能有什麼能運用上的美國食材。 她說,這段期間她也更有時間去深入挖掘台灣食材,在亞洲主廚高峰會上,她特地請熟識的農民送來在地有機栽種的櫛瓜花,希望分享給在地的大廚;前陣子她也在冬季菜單中推出蔬菜套餐,使用超過 50 種台灣在地種植的花果蔬菜創作。
邁入後疫情時代和國門將解封,沉寂2年多的尾牙春酒市場也逐漸復甦,飯店業者觀察,今年春酒尾牙有提前開賣、企業預算提高,桌價與桌數價量齊揚、尾牙型態更多元3大趨勢。 為了解決難纏的通貨膨脹,美國採取激烈升息行動,雖然成功讓通膨趨緩,但也導致消費者需求快速反轉,點燃經濟衰退風暴,除此之外,美國企業的CEO們也開始擔心,美國今年夏天可能出現嚴重的債務違約危機,尤其現在兩黨關係不佳,屆時將導致股、債市面臨重創。 進一步將餐飲業細分為餐食業、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及飲料業,分析各類型業者家數(詳見圖4),可發現餐食業的家數明顯多於其他類型,106年已突破11萬家,飲料業則在105年突破2萬家,且近五年餐食業及飲料業的家數均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而外燴及團膳承包業的家數近年來則皆低於2,500家。 而在業者家數方面,我國餐飲業之家數在過去5年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詳見圖2),自105年13萬651家,近年來逐漸成長,至109年成長達15萬3,689家,年均成長率為4.15%。 飯店業進入餐飲旺季,業績表現不受景氣仍處於低迷衝擊,今年五星飯店業者尾牙接單不錯,從12月起到明年1月,多數五星飯店業者周五到周日熱門尾牙時段幾乎全滿,其餘時間宴會廳訂桌也在80%左右;外燴部分,晶華表示今年接單達歷史新高。 LINE 購物是匯集購物情報與商品資訊的整合性平台,商品資料更新會有時間差,請務必點擊商品至各合作網路商家,確認現售價與購物條件,一切資訊以合作廠商網頁為準。 周氏蝦捲董事長周志峯眼光獨到,加上源源不絕的行動力,不僅擦亮三代耕耘的周氏蝦捲招牌,更逐步建立周氏餐飲王國。
但109年銷售額成長率僅0.6%,較108年成長率下降了4.6%,可見在疫情的衝擊下,餐飲業的銷售額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使得成長趨緩,但是靠著外送與外帶市場以及冷凍餐食在線上線下通路販售,使餐飲業的銷售額仍有微幅增加。 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減少外出,消費行為也開始轉變,在外用餐與聚會的頻率下降,由於餐飲業主要是以現場提供餐食的方式來經營,店內用餐消費的驟減,直接地影響了餐飲業的營收。 新冠肺炎疫情瀰漫全球2年,不只國際觀光客減少,台灣民眾經歷去年的三級警戒後,也改變過去習慣內用、大啖美食的習慣。 根據經濟部資料,2021年整體餐飲業營業額為7280億元,較2020年衰退6.37%,其中飲料店營業額為924億元,年減5.52%;餐館類為6094億元,年減6.21%;外燴團膳類僅有261億元,年減12.66%。 轉型初期因為店售與外送兩邊業務不同也沒有辦法兼顧,加上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廣,除了原本的主力商品點心蛋糕,還希望能有滷味,甚至現做炒飯、炒麵,於是積極開發菜色,後來慢慢發現已有能力可以接辦宴會,營業項目不只吃的,飲料、餐具租借的服務也陸續到位,最後決定轉換事業重心專注於發展外燴市場,並將公司搬遷至內湖直到現在。 受全球經貿成長力道趨緩影響,我國10月出口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0.5%、3.4%。 在餐飲業所面臨的困境方面,目前市場趨近飽和,同業之間的競爭程度加劇,業者同時面對了來自內部與外部的壓力。
餐盤推薦餐廳 The Tavernist 主廚 James Sharman (左圖,The Tavernist 提供)曾行走過世界 30 多個國家,在旅程中汲取的各式靈感,在各地以快閃方式呈現創作。 但今年下半年開始,他不再出國,改在餐廳坐鎮,餐廳也將單點菜色改為推出不定期更換的賞味菜單。 除了疫情限制,原因也是去過基隆崁仔頂魚市場或屏東泰武鄉布農部落、寧夏夜市等台灣東南西北各地的他,發現了台灣食材的魅力,能給予他充沛的創作能量。 外燴 疫情讓許多主廚不得不開始許多關於經營餐廳的新思考:提供餐飲服務,或許不只在能餐廳現場? 除了外帶外送,許多主廚也開始跨界合作,以不同形式傳達美味,也是分散經營風險。 在餐飲業銷售額方面,自105年的4,835億元成長至109年的5,747億元,於106年首度突破5,000億元(詳見圖3),每年銷售額皆有所成長,年均成長率為4.4%。